文章目錄
法堂-雲龍圖
來到天龍寺參訪,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需要脫鞋入內參觀的法堂,法堂即說法的地方,是住持代替佛向大眾解說佛法的場所,中央的須彌壇上,供奉著釋迦三尊像,後面壇上則供奉著光嚴太皇的牌位、歷代住持的牌位,與對於天龍寺來說,非常重要的兩位人士,開山始祖-夢窗疏石、開基創立者-足利尊氏的木像,因此也作為祭拜的場所。
文章目錄
來到天龍寺參訪,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需要脫鞋入內參觀的法堂,法堂即說法的地方,是住持代替佛向大眾解說佛法的場所,中央的須彌壇上,供奉著釋迦三尊像,後面壇上則供奉著光嚴太皇的牌位、歷代住持的牌位,與對於天龍寺來說,非常重要的兩位人士,開山始祖-夢窗疏石、開基創立者-足利尊氏的木像,因此也作為祭拜的場所。
文章目錄
鴨川在賞櫻時期,可是京都超人氣的必去賞櫻景點!在河岸邊種植了成排的櫻花,一到春季百櫻齊放,尤其以三条與四条之間-花之迴廊(花の回廊),以及北山與植物園那邊-半木之道(半木の道),均為沿著鴨川的櫻花繁盛的地點。
被京都人暱稱為「西桑」的西本願寺(にしほんがんじ),本名為龍谷山本願寺,與東本願寺都距離車站非常近,交通非常方便,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歷史相較東本願寺更為悠久,是淨土真宗最大教派,最初本山在1272年(文永9年)所建大谷本願寺,經歷了多次戰亂遷徙,於1591年(天正19年)第11任門主顯如與豐臣秀吉關係良好,得到了他的支持,成為了現今的西本願寺。西本願寺裡面的建築與東本願寺非常相像,但西本願寺以「唐門」最為知名,位於西本願寺的南方,非常華麗,值得一看,此外,西本願寺御影堂前,有一株約有400多年樹齡的巨大銀杏樹,被稱為「吹水銀杏」,據說經歷多次火災仍舊毫髮無傷;還有被稱作「倒立銀杏」的銀杏樹,有別於一般樹木垂直生長,這棵銀杏卻是橫向發展,可謂西本願寺奇景之一。與台灣比較相關的趣事為,本願寺派更曾在日本時代到台灣布教,並在台北萬華建立西本願寺,現在還能在西門站附近看到唷!
文章目錄
文章目錄
位於東福寺的三門是1452年由第四代將軍足利義持再建,為全日本寺廟中最古老的三門,為日本重要的國寶。三門即「三解脫門」,分別表示智慧、慈悲、方便,是三種解脫煩惱的法門,被認為是達到圓寂境界的必經之門。東福寺三門上方匾額「妙雲閣」為足利義持親筆所題,閣樓中安放釋迦及十六羅漢像,而天井上方也有吉山明兆和其弟子所畫的彩繪。
文章快速導覽
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的東本願寺(ひがしほんがんじ),會有此名稱是因為它位於西本願寺的東邊,建於西元1602年,正式名稱為真宗本廟,建築在捐贈的土地上,東本願寺擁有400多年的歷史,是淨土真宗教派真宗大谷派的本山,江戶時代(1603-1868 年)首位幕府將軍德川家康,捐給第12代門主「教如」,因而建造今日的東本願寺。
文章快速導覽
花見小路可說是整個祇園之中最具代表的一個景點了,當年和嵐山竹林小徑一樣因為電影「藝妓回憶錄」而聲名大噪,成為各國觀光客關注的焦點。花見小路通是一條南北向的街道,北至三條通,南至建仁寺,充滿古早味的石板路與兩旁懷舊的建築物讓人彷彿回到好幾年前的京都。花見小路以四條通為分界點,南北兩側的氣氛截然不同,北側多為酒館、居酒屋,而南側原本屬於建仁寺的領地,現在則有許多茶屋、料理屋。
文章快速導覽
哲學之道為於日本京都左京區,是一條2公里長的小道,路旁是琵琶湖疏水,沿途種植櫻花樹與楓樹,是日本京都知名的賞櫻、賞楓、賞枯木的絕佳景點,「哲學之道」這個名稱來自於京都大學哲學教授西田幾多郎每日曾在此冥想,在1972年正式命名。哲學之道沿途經過好幾座寺廟和神社,例如銀閣寺(慈照寺)、法然院、永觀堂禪林寺、南禪寺、熊野若王子神社、永觀堂。哲學之道兩旁種滿了約500棵櫻花樹,每當4月上旬,櫻花滿開,形成一片粉紅美景,加上小橋流水共同組成一幅絕美的風景。到了夏季,幸運的話還能看到螢火蟲!哲學之道不只有種櫻花樹,也種植紅葉,到了11月中旬~12月上旬時,秋天來臨,水渠左右紅黃相間,相當賞心悅目。
文章快速導覽
京都元離宮二條城(もとりきゅうにじょうじょう),一般俗稱二條城、二条城,建於江戶時代初期慶長八年(1603年),是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中京區二條城町的城堡,原為織田信長所建,後為豐臣秀吉所繼承,因戰亂而毀。現在看到的二條城是1601年(日本慶長6年)徳川家康作為保衛京都御所(皇宮),以及提供德川家族的住宿而重建,至今已有400年歷史。
文章快速導覽
銀閣寺(Ginkakuji Temple)的本名為慈照寺,山號為東山,這座寺廟的正式名稱為東山慈照寺,位於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屬於代表東山文化的臨濟宗相國寺派,銀閣寺創立者為室町幕府第8代將軍足利義政,開山祖師是夢窗疎石,足利義政在寺內興建了觀音殿,被通稱為「銀閣」,因此寺院全體被稱為「銀閣寺」,是日本室町時代遺留下來的國寶級建築,也是東山山腳下的禪宗寺廟。
文章快速導覽
錦市場(にしき いちば)是到京都自由行必去的京都景點之一,擁有400多年的歷史,位於京都市中京區中部錦小路通中的寺町通與高倉通中間,長約400米,共有140多家店鋪,是一條商店街。錦市場中的商家大多販賣魚貨、京都蔬菜、水果等生鮮食材或熟食、小吃、乾貨、醃菜、醃漬品等加工食品,裡面老店眾多,但隨著大環境變遷也陸續淘汰了不少店家。在錦市場可以買到眾多京都特有的食材,因此錦市場又被稱為「京都的廚房」,對京都人來說錦市場的存在已根植心中,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錦市場屬於超廣域型商店街,除了當地市民之外,錦市場也和附近的新京極商店街和寺町京極商店街一併成為許多旅客到訪京都的必去之處,若想體驗最道地的京都美食,來錦市場就對了!
文章快速導覽
論京都車站最方便購物的地方,一定就是位於京都車站大樓內的伊勢丹百貨,佔據了車站西北側13層樓,是一間大型百貨公司,大部分商店注重於時裝、世界精品品牌、彩妝保養品、伴手禮,但也有室內用品、運務服、和服、文具等等專賣店,是個販賣各式樣商品的百貨公司。館內也提供免稅櫃台及翻譯服務等,因此十分受國外遊客的喜愛。11樓設有Eat Paradise餐廳區,晚上營業至11點,可以讓您盡情享受美食。